高校社团“退社潮”为何袭来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5-15
今年作为大一新生进入校园,同样迎来了社团招新活动。招新现场人满为患,街舞社跳起街舞,汉服社穿起汉服,轮滑社滑起轮滑,吸引了大半些人的目光。有些社团为了招人,打出了不面试,门槛低,写了名字就能进的旗号吸引学生。看着周围的人,不少人在进入了社团,甚至交了社费后也嚷着要退社。对此,我认为,其原因可以追究到学生自身也可以追究到社团,比如:
社团招新时同学们的想象与实际相差大,门槛低质量也低。某些社团宣称门槛低,不用面试,只要热爱就都可以进,自己有想法甚至可以不用通过社团组织人员同意,自己组织活动。可实际情况是,活动费用高并且活动频繁,多为线上交流,线下交流见面少。不少同学每天对着消息为99+的聊天群却没不知道社长是谁,即使参加活动,社团组织能力也让人哭笑不得。与招新时一同出行一同收获的口号大相违背。再比如说一些运动类的社团,现场招新时招新人员秀的一顿高超技术,可在社团活动中就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本以为可以学到点什么最后却只能在角落玩手机。社团层出不穷,稍微可以聊起来的活动都可以去申请成立一个社团,然而自身却没有实际的规划,也没有相关的原则。 社团门槛低,无任何考核,一个社一两百人,简直分不清是社团成员还是群众演员。
为了实际利益而去参加社团,没有责任心。相信很多人在进入大学前可能都有参加社团出去实践可以加分或者可以认识一些有能力的人加强自身的社会关系的想法。然而社团分为很多种,更常见的则是轮滑社,街舞社这类与兴趣爱好,娱乐活动相关的社团,若是在进入社团后发现只是每天花空余的时间去娱乐去消遣,很多人不免觉得没有活生生的好处摆在你的面前。参加社团就没有带着责任心,只是想着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就去一下,若是不感兴趣就变着法儿请假,对此许多社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可奈何。
对此,我想说,宁可社团提高要求加强考核,相信有心想进社团的人也会实实在在的花下力气重视起来。百度百科的定义指出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获得群众性学生组织。我个人认为社团承载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除了课堂以外第二传播知识的地方,是一个让你我互益的地方。不管社团的组织人员还是社员都应该具有相同的责任心,都要有把社团建设好的想法。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校园文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