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方向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7
初级中学属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近年来教育局对初级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造或改善初级中学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成为众多初级中学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如何做好初级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专业领域的角度来讲,是要完善或全面改造学校(SIS)校园文化识别系统,让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深入到老师和学生的心中,更能展现在大家眼前。
SIS校园文化识别系统,它包括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四个分支系统。
1、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mindidentitysystem),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的核心工程,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反应学校愿景。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要依据教育发展趋势和具体的教育政策,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历史沿革、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多种可预期因素进行综合规划。包含核心理念、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学校使命、学校座右铭、校训、校风、政风、教风、学风、学校形象定位、学校发展愿景;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办学方略、办学特色、办学追求、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治校理念、发展理念、管理理念、用人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学校口号、教师誓词、学生誓词、学校宣言、校长寄语等。
2、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behavioridentitysystem),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的保障工程。它以学校理念文化为基点,对内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行为;对外加强学校宣传,开展校外交流活动。通过学校的各种行为特征来展现学校的办学风貌,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包含学校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学校校本课程的指导与开发;学校专题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3、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visualidentitysystem),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最直观的组成部分。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规范呈现,从而塑造学校良好的视觉形象,提升学校的辨识度。包含校徽、标准字、标准色;办公、服饰、公关、运输、导视、环境系统等100余个设计元素。
4、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environmentidentitysystem)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的基础工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隐性资源,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做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包含楼宇命名、教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楼宇命名、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及会议室、接待室等各种功能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景观(雕塑、喷泉、假山、小品、园景小区和绿化带等)、运动场、道路(道路的设计、命名和释义)等的文化设计。
针对初级中学,结合校园历史,地域特色,凝练学校核心文化,宣传导语,对学校理念和规范进行系统整理并沿用;根据学校,改善或重塑及其应用部分;重点是环境文化建设,导视系统、绿化部分、核心文化的展现如雕塑、园林建设等。
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师生学习及生活服务,为学校树立完美的品牌形象服务。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