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踩踏不是偶然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5-23
近日,濮阳市政府办公室发出“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3.22”学生踩踏事故通报”,称该校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四教学楼建筑面积3579平方米,1998年建成投用。有教学班23个,教职工67人,学生1704人。学校厕所为独立三层建筑,一层和二层是厕所,共297平方米,共有蹲位35个,小便池18米。
看到这组数据,我感到十分纳闷。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存在着重大的踩踏安全隐患。
其一,每班学生人数严重超编。23个班级共有学生1704人,平均每班近75人。根据《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规定:“按要求控制班额,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
其二,学生厕所坑位严重不足。35个蹲位,1704位学生,平均每49人一个坑。小便池18米,大约95人一米。按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女生应按不超过15人设一个坑位;男生应按不超过30人设一个坑位,按不超过40人设1米长的小便槽”。
在安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的今天,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是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常规行为。纵观现实,可以说学校的重大安全隐患主要是硬件设施上。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所建的房子,现在还在用,大多是学生的寝室。而这些早期建筑的布局、消防设计、防火间距、耐火等级等等都存在隐患。也没有安装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先进消防设施。其二,学校超大班额,严重破坏了校园标准化建设的正常态势,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踩踏事故。这些隐患犹如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指出,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切实可行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开展以生活技能和自护、自救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和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合格学校”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就是落实为了让师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建设规模和基本设施按照《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规定如果严格控制招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现在学生数的猛增。造成学校厕所不能满足学生数量增加的需要。
当然,应对学校重大安全隐患,学校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不能有半点懈怠,应对可能发生的踩踏事件,应该要科学安排,专人负责、时刻提醒、合理部署、建立防踩踏管理方案。形成有效的防范措施。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3.22”学生踩踏事故是一个血的教训。同时也给我们再次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学校基本设施如何满足学生安全保障的需要不是小问题。这种隐患防不胜防,如果不彻底根治,必将还会发生。
总之,“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3.22”学生踩踏事故”不是偶然的,它唤醒了我们对学校安全隐患的重视。学校安全教育确实重要,安全应急技能不可忽视。但是学校难以自主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或者超大班额造就新的安全隐患又如何高效的整改到位更为重要。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校园文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