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小落细落实,使“公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5-19
简称《公约》),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公约》“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规范。”“通知”要求“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习、签署、践行《公约》活动。”笔者以为,在开展学习、签署、践行《公约》活动时,必须落小落西落实,反对运动式、一阵风,真正使“公约”在中职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大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德育是重要的载体。教育本来就是慢的事业。德育同样是慢的。德育要靠人们日常的言传身教,靠日积月累。这些言传身教来默默影响学生,才能养成好的德行。但是毋庸讳言,现实中,我们常常搞运动式、创建式德育。运动式,就是搞运动,德育活动不是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是生活化,常常搞应景的、短时间的、一阵风的运动。比如三月学雷锋一阵风,四月扫墓、革命历史教育一阵风,五月纪念五四运动一阵风,……每年的3月,敬老院、福利院等场所,学生摩肩接踵,争着学雷锋、做好事,三月,甚至5日一过,难得再见这种场面。这已经是媒体批评多年的现象。但是,今年3月是如此,明年3月是如此,以后许多年还是如此。不改变运动式德育,这种现象就不会改变。创建式德育,就是为了创建某个名目——德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德育先进学校——而搞德育。申报了某个名目,于是就搞一些德育活动,拍些照片、影像,做些文字材料。验收通过,牌子拿到,就烟消云散。到各个中小学去走一走,就会发现这种情况的存在。当然,中小学教师对此更有体会。中小学的德育创建年年有,名目很多;学校挂的牌子多,领导脸上有光彩,有成就感,而且升迁的基础,所以,领导喜欢创建式德育。只要有产生的土壤和环境,存在的“合理性”,估计创建式德育也不会绝迹。运动式德育、创建式德育追求形式热闹,务虚不务实,入耳不能入脑,教化不能内化,效果很小,危害却很大。也正因为这个,德育效果不理想。所以,笔者担心学习、签署、践行《公约》活动会不会落入 运动式、创建式德育的套路。
各中职学校要切实做到从“立德树人”的高度、从为中职学生扣好人生“扣子”奠基的高度、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认清《公约》的制定是“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切实把《公约》和“通知”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切忌形式主义的“运动式”“创建式”活动,即真正以中职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公约》、学习《公约》,将举办《公约》签约仪式作为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常规活动之一,真正让全体学生做到知晓了解公约、认同公约,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校园文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