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史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06
校史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校史馆的建设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校史馆的建设必须抓好史料收集、编撰、陈列等主要环节,其中,史料收集要注意原则性、广泛性和多面性;撰稿要有专人主笔、确定写作主线、专人主审;陈列要多样化。展示与管理两手抓、稳定与拓进并翅飞、编撰与研究同步走,是校史馆建设的三项有效对策。
顾名思义,校史馆是陈列和展示学校历史风貌与发展过程的综合性场馆。之所以叫做“综合性”,是从三个层面上而言:从一个层面上看,它既是学校的编年史,又是集中表现校园文化传统的舞台;既是全方位陈列学校文博资料的博物馆,又是采纳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展览室;既是学生的德育基地,又是学校精神的形象大使。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它既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又是研究和产生思想、形成精神、创造文化的摇篮;既是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台,又是激励师生员工共同成长的沃土;既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拓进的源泉,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版块。总体来说:校史馆是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教育教学传统、积淀和创新校园文化、形成办学特色和学校精神的战略重地。校史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料汇集中心、档案服务中心。
校史馆有三个功能:1.教育功能,教育是校史馆的灵魂,校史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极佳平台。校史馆以其独特的历史性、直观性和原创性,成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实体。校史馆由于是直接取材于本校的人文风物,直接面对本校的师生员工,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包括文化知识的发酵、学校精神的熏陶、人文素质的冶炼。2.史鉴功能,以史为鉴,可以明心。一方面,校史馆是学校历史的形象体现,容纳着学校跋涉途中的风霜雨雪,记录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得失。另一方面,学校目前的各种状态,将给后人留下一面取长补短可供借鉴的镜子。历史就是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大踏步前进。3.凝聚功能,校史馆真实、直观地展示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全方位反映学校物质与精神的总体形象,有很大的向心力与凝聚作用。
校史馆教育功能、史鉴功能和凝聚功能的彰显,引发了各地学校对校史馆的极大关注。校史馆建设的具体运作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1.史料收集芜湖四海,校史馆反映的是学校的发展史,展示的主要是学校既往的史料,因此,校史馆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史料的收集。2.编撰力量五岳三山,尽管校史资料形形色色,然而串起校史整体的还是校史文本。校史编撰力量应当走五岳三山的精英路线,主要有三点:一是有专人主笔,二是有写作主线,三是有审稿主管。
校史馆建设并非一种权宜之计,更非一次性消费品,而是一项事关学校形象、爱国荣校、教化育人大策的长效工程。那么校史馆建设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
一、展示与管理两手抓,坚持双边方针,即边建设边管,边展边管。从开始校史馆建设起,就要启动相应的管理机制;二在校史馆建成后的展示过程中,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两手抓紧不放松。稳定与拓进并翅飞,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战略,坚决让校史馆建设摆脱“一塘死水”的尴尬局面。三、编撰与研究同步走,其实校史编撰不但是校史馆建设的一个部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校史馆建设催生了一个当代史研究的新领域——校史研究。而校史馆建设本身也因此多了一项新内容——校史编撰与研究同步走。这意味着学校在抓紧校史编撰的同时,要部署好校史研究的工作,包括校史编撰理论、形式、内容、方法、手段、教化功能等等方面的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