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7
中国教育管理者一直比较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强调校风、学风、班风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却往往词不达意,定位不准,缺乏特色,贯彻不力。因此,当我们走进不同的学校时,经常可以看见雷同的标语、口号、活动,没有学校的自身的特色,校园里毫无章法的景观、文化设施设计,师生对本校的文化精神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认同。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在积极地尝试改进,有的卓有成效,有的却收效甚微。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名校强校凭借历史积淀及优势资源,往往能够较好得推进文化建设,相比较之下,大多数的普通学校,尤其是办学质量一般的中小型学校,就不够重视,或者是力不从心,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这些学校面对乏善可陈的已有的文化体系,该如何去挖掘它们独特的精神内涵呢?又该如何去推广贯彻呢?
首先,提升意识,加强指导。学校经营管理者在办学工程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好学校应做、必做的事情,而不是可有可无,应付了事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才能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强有力地将方案执行下去。
其次,分析优劣,明确定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劣势,首先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有的硬件设施很先进,但是生源不足,有的历史很悠久,但是管理混乱,有的教学质量不错,可是素质教育没跟上……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学校需要弘扬哪些,规避哪些,改善哪些,理清楚文化规划的一个脉络。然后,从历史、文化、传统、实力、地域特点等各方面,挖掘出专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定位,塑造出鲜明的品牌形象。
最后,统一规划,贯彻落实。学风、校风、班风、文化氛围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如何将这些虚的实物赋予形象化的表述,就要进行全方位地规划。从视觉识别运用到景观设计,形成统一风格,从色彩、规格到材质、内容,都要仔细甄选。载体不一样,但是表达都是一个主题,就是学校的核心文化精神。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学校的灵魂及核心竞争力,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是学校的兴衰。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及老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华腾恒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