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至1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在人大附中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协办。
华腾恒弈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布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22
来自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学会、海淀区政府、海淀区教育系统两委一室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全国28个省,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1所高校,北京教科院、北京教育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教科院、厦门教科院、上海徐汇区教师研修学院、鞍山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等113个研修机构,187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近1000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会议。共同见证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并围绕“挑战与创新——面向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1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启动仪式上,嘉宾和全体参会人员面向大屏幕,一起举起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大家共同倒计时,由在场每一位与会者的微信头像汇聚组成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LOGO,标志着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采用公益性、学术性、协作型的组织形态,是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平台、交流平台、成果推广平台和服务平台。中心将顺应教育改革、时代发展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凝聚专家和一线研修机构、学校力量,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出发,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探索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机制,创新教师研修模式,致力于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为全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专业支持。中心秘书处设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启动仪式上,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致欢迎词。
▲海淀区副区长刘圣国致辞,表示对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的祝贺和期望。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先后在成立大会上讲话,希望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促进教师队伍和教研队伍共同成长,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
成立大会后,首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主旨报告举行,重点交流探讨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理论研究、实践创新、未来方向。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作了题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与研究》的主旨报告,香港大学教授程介明作了题为《学习的专业 专业的学习》的主旨报告;市教委副主任李奕作了题为《面向国家未来的教师发展改革与创新》的主旨报告,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作了题为《专业地成就教师——教研转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实践》的主旨报告。
闭幕式
大会闭幕式由区教委副主任赵建国主持。区教委副主任、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作大会总结。区委教工委书记尹丽君在闭幕式上讲话,对大会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顺应教育改革的需求,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专业支持,中心秘书处落户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区教委一定全力支持中心的各项工作,不负众望,为全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据罗滨介绍,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可以让老师们的发展更有标准、更加“专业”、有阶段性的目标。这个“专业”是有专业的方向、支持和指导,还有专业资源的提供。它可以让全国的教育同行联合起来,高校、教师研修机构,还有中小学都可以合作。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的秘书处设在海淀,受益最大的应该是海淀的老师,因为专家的资源,教师学习的资源,都可以聚集到海淀。海淀的老师可以先行先试,这种先行先试是开创性的,是解决自身问题的,然后基于解决自身问题,再提炼出来规律,就可以服务其他老师,所以受益最大的,首先是海淀老师。
本次大会汇聚了近1000位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专家、研修团队、实践群体参会,大家碰撞、分享、合作,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讨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分享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将顺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交流、分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践研究成果,增进院校间的深度交流、合作,共同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工作,形成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成就教师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