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如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4-10
7月28日,“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今天在京举行,围绕以校训精神文化为载体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认为,中国大学校训的精神和内涵是新中国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校训建设还不完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传播中效力不够,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贵在传承,重在创新。高校在保持已形成共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凝练文化积淀,反映长久办学传统,不断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通过精心培育和广泛借鉴来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时代精神和发展要求的内涵,使校训精神文化作为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二是立足育人,营造氛围。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握时代脉搏,找准服务面向,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完善校训建设,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氛围,扩大宣传,把校训精神文化建设渗透到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和教书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三是外塑形象,内化激励。要办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被市场所认识,就必须有自身独特的特质,同时还要有很强的感召力,能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开发他们的感性潜能,这就要通过校训精神文化来体现。如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成人、成才、成功”的校训支撑着与众不同的服务质量,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内化为一种自在的引导,发挥了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